首页典当融资导报 2011 8月份 第5期
匪夷所思的“1.11”
  前不久,某省典当行业协会出台了一组统计数据:去年该省179家典当行所有绝当物品销售额为201万元,平均每家典当行去年绝当品销售额仅为1.11万元。
  细算之下,令人惊愕。也就是说,平摊至每个月,一家典当行竟然都达不到1000元!
  单从数据上分析,起初笔者还“天真”地认为,看来当地典当行风险防得不错,基本上不会给绝当以机会;要么就是当地人都很诚信,按时当了准时赎。当然也许还有种可能,就是典当行不待见民品业务,不接。否则,怎么也没听说其中有哪位因卖不出绝当品而生存艰难?
  转念一想,不对呀!要说这个省也算是融资领域活跃发达的所在。一家典当行鲜有绝当,经验值得推广,但大家都鲜有绝当,怎么也觉得不合常理。更何况一部分客户本身就抱着变现心态。哦,还有,业内都知道,寿山石典当是当地特色。
  其实瞎操心了半天,窃以为还是“淡定”些罢。从诧异到推敲,结论有一个:没准儿各家报上来的数据根本就不真呢。凭借笔者对这个圈子肤浅的了解,不光是这个省,就是在整个业界,漏报、瞒报数据都不算什么新奇事儿。表面上,有经营者会说:“我思想保守,不愿让人知道自己的生意状况。”实际上,恕笔者直言,大概还是跟避税脱不了干系。
  常听到有业内人士抱怨:国家对典当行业的监管太严!“1.11万元”的出现却令笔者忍不住反问:行业诉苦不被外界理解,对相关政策管理提出异议的同时,又是否真正审视过自身?
  被归纳为特殊行业,令业界常耿耿于怀。典当的社会身份地位总是有着那么一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尴尬。想正名、想引起重视,首先是不是应该摆正自我的位置与心态?
  正如平日我们修复电脑,系统漏洞当然得去“补”。但如果你边喊被管太严,边又做着让人对你不得不严之事,得到的也许就是更严,并很可能由此形成一种不良循环……。在“政策与对策”的“游戏”中,到头来吃亏的恐怕还是典当自身。
  跟资金打交道,在商场上摸爬滚打,一些“灰色地带”、“隐形规则”总是难以完全避免。可好歹业内人士都说了,企业要学会“合理”。那这1.11万元是否合理,还是太“不成气候”了些?当“仁者见仁、智者见智”了。(展  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