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典当融资导报 2011 9月份 第7期
财产权利质押有待规范操作流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●本报记者  刘礼福
 

   日前,上海市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度该市典当行业的业务发展情况。其中,财产权利业务的逐渐上升和开展此项业务企业数量增多,以及与此同时存在的许多问题,引起了业界的关注。
    据统计,今年上半年度上海市的166家典当经营企业中,开展财产权利类业务的企业有58家,比例占34.9%,而在去年上半年,159家经营企业中,只有47家做财产权利质押业务,占比28.3%。财产权利质押在今年上半年,共有21.942亿元,环比增长3.6%.
    “这比去年有所增加。”上海典当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:“全市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财产权利类业务,还有不少企业正打算尝试开展该业务,这给传统的典当业务注入新的活力,是行业新的业绩增长点。随之而来的是风险不断加剧,最近行业接连发生的财产权利纠纷案件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,也引起我们行业内部讨论。”
    最先引起业界普遍关注的是,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,有关政府部门对典当行业从事财产权利质押业务的支持力度不够,导致典当业务与客户发生法律纠纷时,得不到法院支持。为此,据业内人士透露,上海典当业近期将组织业界代表同上海法院就此事进行交流和研讨。
    在企业自身问题上,业界普遍认为,典当企业从事财产权利质押业务时的操作不规范、对具体的操作流程的不够熟悉,也造成了此类业务很难发展、纠纷较多。为此,专家建议,企业在开展财产权利质押时,应对质押价格的认定、设定质押的比例、期限和止损点、登记事项的办理、合同文本的签订、客户资质的审核等事宜进一步加强规范,有关部门也应长期关注、引导企业开展业务。
 另有上海典当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,行业联动机制的不够,共同防范风险的能力不强,也是造成财产权利质押业务困难重重的原因之一。为此,上海典当业计划将积极加强企业间的沟通和交流,开展交流研讨会,共同拓展财产权利质押业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