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典当融资导报 2011 12月份 第14期
文化创意企业缺少门路“掘金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● 张  明

           现今,在政策面的支持下,全国各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迅速蔓延,可融资难问题却成为不少中小文化创意企业主挥之不去的梦魇。究竟融资难问题的症结在哪里?该如何对症下药,解决这一顽疾? 

   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融资难问题源于其行业的特点。“必须实物性担保资产”是银行拒绝对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贷款的最常用用语,但是众所周知,创意是文化产业中小企业的最大“资本”,但因文化创意的无形,其实际市场价值难以预测和评估,造成这些创意的最初运作资金只能锁定在自有资金上,很难获得其他渠道的资金支持。有限的自有资金致使很多中小企业的文化创意尚未实施就胎死腹中。

  同时,由于文化作品往往具有“项目性”的特点,在制作过程中不能产生稳定和持续的回报,产品盈利存在高风险性,使得目前银行针对一般工商业企业开发的创新金融产品,在支持文化产业中小企业上显得有心无力。

   有专家表示,现今我国不少银行的融资门槛与国际严重脱轨。我们的金融业服务依旧停留在为传统行业服务阶段,对中小文化创意企业这样的轻资产型企业,缺乏评估机制和标准。“金融企业应当将对软资产如何进行放贷”的思考放在行动日程上。”这已经成了业内人士的共识。

  令人欣慰的是,目前为缓解文化产业企业因缺乏抵押担保品导致的融资难问题,各地都进行了积极的尝试:如安徽铜陵市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推进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工作意见》,当地金融机构也先后推出了商标权质押、知识产权质押等贷款新产品;河南南阳市金融机构则结合本地实际,深化以玉原料为对象的信贷产品创新,推出了玉石鉴定证书质押贷款……种种努力,都取得了一定效果。但要让大多数文化产业企业在发展中获得有力的资金支持,仅靠金融机构的力量难以实现。因为在解决文化创意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,只有通过完善文化创意行业产业链,将“无形”文化创意转化成可以抵质押的“有形”担保品,才能为文化创意企业融资营造良好的环境。

  不久前刚刚闭幕的北京文博会上,专门设立了“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”这一环节。在仪式上,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出手,同16个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签约,近263亿元的签约金额再创活动签约金额新高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其中涉及的项目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到新媒体产业基地,从国际会展中心到交易园区,预示着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平台正在形成。

  由此,有业内人士支招,各银行在支持文化创意企业时,可借鉴相关经验,尝试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担保联盟,向担保品不足、但创意发展前景良好的文化企业群提供信用保证贷款,使其顺利取得项目启动所需资金。另外,借助多家文化企业的互保联保,同样可降低银行的资金风险,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力度,并使银行在未来产业壮大过程中抢占自身业务发展的先机。同时,各地政府部门应进一步细化完善产业扶持政策,针对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特点,制定完善投资法规、章程、实施细则以及相关配套的政策措施,并制定一系列的财政税收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加以扶持,通过政府引导,为文化创意产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。

  与解决传统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相比,要突破制约文化产业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,必须把握其产业特点,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机制,为其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。同时,在契合文化产业资金需求的基础上,金融部门应进一步发挥信贷产品创新的灵活性,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措施,鼓励金融机构为文化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的产品和更多品种的服务